久久婷婷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97超级碰碰在线看视频免费超_91精品国产综合成人_日日摸夜夜欧美一区二区 - 伦乱视频

首頁
?
鄱陽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
0793-6219390
0793-6219390
372833976@QQ.com

為紅軍長征出發贏得寶貴時間的重要一戰 ——江西石城阻擊戰紀念碑碑文敬讀

點擊:373時間:2023-10-13 08:40:00 來源:學習時報

石城阻擊戰紀念碑坐落在江西省贛州市石城阻擊戰紀念園內,碑高19.34米,代表戰斗發生在1934年。碑身由三根頂面傾斜的柱體重疊而成,象征參加阻擊戰的三支部隊,即紅三軍團、紅一軍團第十五師(少共國際師)以及閩贛軍區獨立第七團、第十一團。紀念碑正面鐫刻著時任紅三軍團紅五師第十四團政治委員謝振華題寫的“石城阻擊戰紀念碑”8個鎏金大字,背面是毛澤東字體“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碑頂為不銹鋼噴繪紅旗和手握沖鋒槍結合而成的雕塑,寓意石城阻擊戰最后的勝利是紅軍將士英勇頑強、浴血奮戰取得的。基座刻有碑文:

  一九三三年十月,蔣介石調集五十萬大軍向中央蘇區革命根據地發動第五次“圍剿”。由于王明路線的錯誤領導,致使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一九三四年四月底,廣昌戰役結束后,國民黨軍隊兵分六路,向中央根據地腹地步步逼進。八月卅日,占領了地處廣昌、石城交界的戰略要地驛前。中央蘇區危在旦夕。為了遲滯敵軍向中央蘇區進犯,確保中央領導機關和中央紅軍順利轉移爭取更多時間,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即“中革軍委”命令紅三軍團、紅一軍團第十五師即“少共國際師”、閩贛軍區獨立七團、十一團計三萬將士,止九月底阻敵于石城以北。

  遵照中革軍委指示,參戰紅軍從廣石邊界的蓮坑、分水坳一線到石城城北的李臘石、西華山一線約五十華里的縱深地域,設置了三道防線。與集結在石城北部的敵軍九個步兵師、一個炮兵團、一個保安團和駐廣昌機場空軍的十萬敵軍對壘激戰。

  石城阻擊戰是一場我少敵多的戰斗。戰斗開始,兩軍對陣,正面交火,敵我傷亡甚眾。面對敵強我弱態勢,朱德、彭德懷、楊尚昆、彭紹輝、肖華等果斷決策,采取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紅軍將士英勇頑強,浴血奮戰,制敵于殘喘之地。戰斗從九月廿六日至十月七日,歷時十二天,終阻敵于石城縣城以北。

  阻擊戰勝利結束后,紅三軍團撤至觀下、屏山陳坊打鼓嶺背;“少共國際師”撤至龍崗、橫江、洋地休整。“少共國際師”在石城得到二千新戰士的補充。隨后,遵照中革軍委電令,十月十日,“少共國際師”從駐地龍崗、橫江、洋地出發經長汀、瑞金開往于都。十月十二日,紅三軍團從駐地觀下、屏山陳坊打鼓嶺背出發經寧都固厚、長勝開往于都的銀坑、車頭地域。兩支紅軍隊伍踏上了長征之路。

  阻擊戰期間,只有十三萬人口的石城,就輸送紅軍九千二百零六人,認借稻谷六千五百擔,募捐銀元六千九百元,數萬群眾赴戰場抬擔架、救傷員、運彈藥、送給養……這組血汗鑄就的數字永遠見證著石城人民對中國革命所作的重大貢獻!

  石城阻擊戰,是中央紅軍長征前夕,在中央蘇區北線進行的一場規模較大的戰斗。這次戰斗從準備到中央紅軍主力完全撤離石城,不僅給進犯之國民黨軍以大量殺傷,而且有效地遲滯了國民黨推進的步伐,為中央紅軍實行戰略轉移贏得了寶貴的時間。石城阻擊戰凝聚的忠于革命,顧全大局,無私奉獻,不怕犧牲的偉大精神,將永遠激勵著我們發憤圖強,開創未來!

  中共石城縣委 石城縣人民政府

  二Ο一Ο年五月卅日立

  碑文記述了石城阻擊戰這段波瀾壯闊的歷史,展現了紅軍將士堅定的革命信念、英勇無畏的犧牲精神和敢于壓倒一切敵人的英雄氣概,讀來蕩氣回腸、感人肺腑。

  中央蘇區北部的最后一道屏障

  石城位于贛閩邊際、江西省東南部、贛州市東北部,是中央蘇區的北大門。1933年秋,蔣介石對中央蘇區發動了規模空前的第五次“圍剿”。在“左”傾錯誤的領導下,紅軍輾轉于敵軍的主力和堡壘之間,陷于被動。1934年4月,廣昌保衛戰失敗,造成中央蘇區北大門洞開,國民黨軍繼續向中央蘇區腹地推進。8月30日,與石城毗鄰的蘇區北部重要門戶廣昌驛前陷入敵手。至此,紅都瑞金的北部只剩下石城這最后一道屏障。

  在如此嚴峻的形勢下,紅軍在內線粉碎敵人“圍剿”的希望越來越渺茫。9月8日,中革軍委發出《關于三軍團應阻石城以北敵人以保衛瑞金布置的指示》,紅三軍團、紅一軍團第十五師(少共國際師)、閩贛軍區獨立第七團和第十一團以及石城地方部隊共計3萬余人,在石城與廣昌邊境地區至石城縣城之間設置了三道防線欲奮勇阻敵,竭盡全力協助紅軍主力轉移。

  運動防御戰術的有效運用

  1934年9月26日拂曉,石城阻擊戰正式打響。國民黨軍第十、第三、第五等縱隊向紅軍陣地發起全面進攻。彭德懷、楊尚昆指揮部隊利用三道防御工事,輕重火力并舉,節節阻敵南進。在第一道防線阻擊敵人的少共國際師師長彭紹輝率部同敵人進行了一場肉搏戰,經數次反沖鋒,終因敵眾我寡,傷亡很大,被迫放棄陣地。面對敵人的猛烈攻勢,紅三軍團及時改變戰略戰術,強調保存有生力量,在一線陣地的各支點只留下少量兵力與敵保持接觸,主力則部署在二線陣地,一方面加強對一線陣地的支持,另一方面對深入之敵集中殲滅。直至10月6日,三倍于紅軍的國民黨軍才推進到石城縣城附近。10月7日,紅三軍團遵照中革軍委電令撤至石城南部的觀下、屏山、橫江等地休整、補充、訓練。至此,紅軍成功完成阻擊任務。

  石城阻擊戰以少敵多、艱苦慘烈,連續戰斗的傷亡使1萬多人的少共國際師銳減到5000余人。紅軍在敵強我弱的險惡局勢下,靈活運用戰略戰術,且戰且退、浴血抵抗,為中央機關和主力紅軍集結轉移贏得了寶貴的7天時間,粉碎了國民黨軍企圖迅速從北路長驅直入中央機關所在地、提前向中央蘇區腹地發起總攻的狂妄計劃。

  面對嚴峻的戰爭形勢,蘇區軍民始終積極樂觀、克服重重困難,以蓬勃的革命熱情、昂揚的革命斗志,踴躍支前擴紅,努力發展生產,筑起了堅不可摧的銅墻鐵壁。中央蘇區時期,總人口僅13萬余人的石城縣,先后有19327人參加紅軍,少共國際師在石城休整時補充的新戰士就達2000名,為革命犧牲有姓名可考的烈士達4225人,對中國革命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和巨大犧牲。 

 (作者:趙旭 許亞萍 馬曉敏)




文章轉載自:理論網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