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領悟“堅持人民至上”的思想內涵
周玉文
繼續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首先要把握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堅持好、運用好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必須堅持人民至上”是其中第一條,從共產黨人的利益觀、權力觀、生死觀與幸福觀的視野來看,“必須堅持人民至上”具有重要歷史和現實意義。
堅持人民至上,深化共產黨人的利益觀。共產黨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代表著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的一切工作必須以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為最高標準。共產黨人不謀私利,才能謀根本、謀大利,正確處理國家利益、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的關系,從而有效克服局部利益、本位利益與個人利益的局限。要堅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毛澤東同志在《紀念白求恩》一文中,號召學習白求恩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偉大精神,對新時代共產黨人同樣適用。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談到“我將無我,不負人民”,不僅是他自己的錚錚誓言與率先垂范,同樣是對全黨同志的殷殷期待和嚴格要求。一些黨員干部沒有扎牢堅持人民至上思想根基,私欲膨脹,最終落得身陷囹圄的悲慘下場,令人警醒。可見,堅持人民至上,是扎牢共產黨人正確利益觀的思想根基。
堅持人民至上,深化共產黨人的權力觀。打江山難,守江山更難。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共產黨人要虛心做人民的小學生,深入到人民群眾中做調查研究,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為人民群眾過上美好生活用好權、掌好舵。公權力只有接受人民監督才能知邊界、明底線。延安時期,我們黨找到了跳出歷史周期率的第一個答案——民主,只有讓人民來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今天,我們黨又找到了跳出歷史周期率的第二個答案——自我革命,以大無畏的勇氣堅持刀刃向內、刮骨療毒,贏得人民的心。可見,深化共產黨人的權力觀是堅持人民至上的邏輯性結論。
堅持人民至上,深化共產黨人的生死觀。生死觀探求的是人生的終極意義問題。共產黨人終極意義在于是否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終身、是否為人民利益鞠躬盡瘁。蘇聯文學家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在《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著作中刻畫了保爾·柯察金的高尚形象,以極大的感染力詮釋了共產黨人的生死觀: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這樣,在臨終的時候他才有資格說:“我整個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作的斗爭。”毛澤東同志在《為人民服務》這篇經典文獻中,為共產黨人生死觀找到了觸及靈魂深處的答案,“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替法西斯賣力,替剝削人民和壓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鴻毛還輕。”堅持人民至上,從世界觀和人生觀的高度關切到共產黨人的生命真諦。
堅持人民至上,深化共產黨人的幸福觀。共產黨人的真正幸福觀是什么?馬克思曾說:“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而工作的職業,那么,重擔就不能把我們壓倒,因為這是為大家作出的犧牲;那時我們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憐的、有限的、自私的樂趣,我們的幸福將屬于千百萬人,我們的事業將悄然無聲地存在下去。”在馬克思眼里,為千百萬人的解放事業而奮斗才能獲得真正的幸福。新時代,共產黨人作為勞動人民的一分子當然有追求個人幸福的權利,同時還應有一種更高尚的境界和情懷。習近平總書記在2022年春節團拜會上指出:“世界上最大的幸福莫過于為人民幸福而奮斗。”這要求我們應從心靈依歸的向度推動達成共產黨人的最大幸福。
每位黨員要深刻理解“必須堅持人民至上”,始終將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立意高遠,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真正悟透共產黨人的奮斗意義。
【作者系湖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本文系湖南省教育廳教改項目[湘教通(2019)291號905]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