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神巴菲特的故事
作者:網管
來源:本站原創
日期:2015/6/18 9:50:36
點擊:1417
屬于:公司新聞
摳門的背后是對財富的真正尊重 善用摳門之道或是抵御通脹風險法門
“那年年初,帶著學生去美國拜訪巴菲特。老人家80歲了,已是全球第二富的人了,但每天仍然非常勤奮的工作。他有一個很小的辦公室,我進去的時候沒有感到非常吃驚,因為那個小辦公室媒體報道得太多,而巴菲特幾十年如一日地在那個小辦公室里辦公,里面沒有任何豪華的擺設,桌面鋪滿了研究報告??”這是中歐商學院經濟學教授許小年在近期博客上寫下的一段文字。許小年在字里行間流露出對巴菲特的欽佩之情,他更感慨一個世界第二富的人,在生活上是如此簡樸,甚至還用著一個殘破的錢包。
巴菲特確實是將“摳門”之道融入了血液的投資家,他對自己“摳門”,對家人“摳門”,對下屬同樣“摳門”,但這樣的“摳門”反映的卻是對財富真正的尊重,是要將每一分錢都要用在更有價值之處的清醒意識。學習巴菲特的價值投資之道,需要天時地利人和;但學習巴菲特的“摳門”之道,卻只需要改變生活方式。在通脹疑慮甚囂塵上之時,善用巴氏“摳門”之道,是不錯的保有和增加財富之道。
“摳門”帶入管理 大大節約成本
華爾街資深記者羅杰·洛文斯坦所著《巴菲特傳——一個美國資本家的成長》一書記錄了巴菲特從奧馬哈一個立志追逐夢想的小男孩成長為世界首富的過程,它不僅描述了巴菲特的價值投資方法,更描述了巴菲特諸多生活細節。從這些細節中,我們可以看到,這位億萬富翁從不把自己擁有的財富數量與生活的奢侈程度掛鉤,“摳門”是他個人生活永恒的主題。
對巴菲特來說,節約每一分錢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因為每一分錢都是未來財富的種子,經過聰明而審慎的投資,其價值能得到成千上百倍的增長。認清了每一分錢的價值所在,巴菲特就能夠理直氣壯地“摳門”,根本不用擔心他人的眼光。
巴菲特的汽車車牌是“thrifty”,翻譯成中文就是“摳門兒”,巴菲特每天開著它招搖過市。據說,巴菲特還很少洗車,而是喜歡在下雨天把車開出去,因為老天爺洗車是免費的。
巴菲特的辦公室很小,沒有任何豪華的裝飾;巴菲特的工作餐從來就是漢堡+可樂,他對可口可樂一直情有獨鐘,因為這支股票讓他賺了大錢;巴菲特從來不光顧外面的洗衣店,他所有的衣服都由妻子蘇珊洗干熨凈。他對著裝要求不高,所以只要求蘇珊熨燙領子、口袋和袖口,這樣即節省了勞力,還節省了電費,而即使是出席最重要的商務場合,他也不覺得穿雙舊跑鞋有什么失禮之處。至于許小年看到的那個破舊的錢包,巴菲特已經用了20多年,既然舊錢包還能用,他就想不出什么理由要換新的。
巴菲特的“摳門”使下屬也不好意思奢侈度日,從而大大節約了成本。所羅門兄弟公司是美國很著名的投資銀行,在被巴菲特收購前,高管生活十分奢侈,連吃飯都由御用五星級大廚打理,巴菲特收購所羅門公司后,一手漢堡一手可樂走進會議室,與高管們研究管理公司之道,公司的五星級大廚從此就銷聲匿跡,在如此儉樸的老大面前,誰還好意思奢侈呢?
巴菲特苦心經營40年,將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從一家瀕臨破產的紡織廠發展成世界著名的保險和多元化投資集團(巴菲特本人持股三成左右),在剛剛過去的去年第四季度,公司每股盈利為2659美元。伯克希爾每股股價也從最初的7美元上漲到了今天的逾10萬美元。
伯克希爾造就了無數富翁,但巴菲特卻一直只領取10萬美元的年薪,在上市公司CEO中絕對是個異類;在出于隱私和省時的考慮(在班機上他老是免不了被人圍觀和咨詢投資問題的麻煩)購買了一架私人飛機后,他寫信給股東詳細解釋了購買飛機的緣由,即使如此,這架飛機還是被老朋友查理·芒格開玩笑地命名為“站不住腳”號,意思是這樣奢侈的消費是不能對股東交代的。
感悟 巴菲特如此“摳門”,既是出于對每一分錢的看重,也是應對商業世界不確定性的理智之舉。一如既往的“摳門”之舉使世人無法從其生活排場的變化來判斷他的財富狀況變動,在股市起伏波動之時,也免除了外界很多不必要的疑慮和猜測。
巴菲特的“摳門”同時也為伯克希爾分公司的管理者們樹立了標桿,面對穿球鞋、開舊車、舊居一住30年的老大,你好意思不好好干活、只講好吃好穿嗎?伯克希爾持續穩居美國第一高價股的位置,巴菲特的“摳門”功不可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