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歲是個什么東西
作者:網管
來源:本站原創
日期:2015/10/31 9:57:57
點擊:1498
屬于:公司新聞
太歲,又稱肉靈芝,為傳說中秦始皇苦苦找尋的長生不老之藥,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也確有記載肉靈芝,并把它收入“菜”部“芝”類,可食用、入藥,奉為“本經上品”,功效為 “久食,輕身不老,延年神仙”。據《神農本草經》記載:“肉靈芝,無毒、補中、益精氣、增智慧,治胸中結,久服輕身不老”。《山海經》稱之謂“視肉”“聚肉”“太歲”“封”,乃古代帝王養生佳肴。經中科院吳階平、石學敏院士等專家研究發現“肉靈芝”主要成分PQQ用于免疫力調整、癌癥等疑難雜癥治療效果明顯,冠有“生物和氏璧”之美稱。
太歲又稱肉靈芝,是粘菌復合體,太歲又稱肉靈芝為自然界中,非植物、非動物和非菌類的第四種生命形式。細胞結構是接近鞭毛動物的。進化程度介于藻類(藍藻)和原生動物之間。它的細胞結構和原始的鞭毛細胞的結構非常相似,不同的是這種細胞不含光合色素,按《生命起源及進化譜系圖》分析,它的位置應在菌(藻)類植物和原生動物之間。俗稱的“太歲”是介于原生物與真菌之間的粘細菌,生活于土壤中,生命力極強,是自然界非常稀有的,原地不動就變成了像蘑菇靈芝一樣的真菌類。屬于“特大型罕見多菌種復合體”的大型粘細菌復合體。也就是說處于生命演化的一個岔道口上,左拐就會發展到植物界,右拐就會向動物既有原生生物的特點,也有真菌的特點,是活的生物體,世界罕見。[1]
顯微鏡下觀察不到細胞結構,古代時認為其為長生不老的仙藥。《本草綱目》中記載,“肉芝狀如肉。附于大石,頭尾具有,乃生物也。赤者如珊瑚,白者如截肪,黑者如澤漆,青者如翠羽,黃者如紫金,皆光明洞徹如堅冰也。”東晉道家葛洪在《抱樸子》中記載,“諸芝搗末,或化水服,令人輕身長生不老。”太歲分纖維狀太歲和肉膠質太歲兩種,纖維質太歲產于大山,無彈性,近靈芝;肉膠質太歲產自大地,有彈性,有肉質紋理。太歲生長十分緩慢,一年只生長5%到10%。太歲不直接食用,常用的飲用方法:需半斤至1斤太歲,泡礦泉水5倍,滿15天左右之后倒出,飲用太歲浸泡液,把浸泡液分15天喝完,同時加入5倍新的礦泉水待半個月后,新泡好的又可再倒出喝,如此循環,既有強身健體、提高免疫力、抗疲勞、抗結核,抗擊癌癥的效果。[2]泡水喝必須用純白色太歲,泡出的水也是無色透明的,有色的太歲都是被含重金屬的土壤水沁色的,泡出的水含有重金屬甚至有顏色,不能喝只能用來治療皮膚病或澆花養魚,顏色越深的檔次越差反之越好),
一、 太歲水常飲長壽增命:
《史記·秦本紀》載:秦始皇統一六國后,聽說東方有一種仙藥,食用以后可以長生不老、得道成仙,于是在秦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命徐福率“童男童女三千人”和“百工”,攜帶“五谷子種”,乘坐八十五艘大船東渡,尋找長生不老的仙藥——就是太歲“肉靈芝”。 明代,名醫李時珍在《本草綱目》稱太歲為“本經上品”,并稱太歲水:“久食,輕身不老,延年神仙”。
二、 太歲水常飲增強免疫力:
太歲水中含有豐富的核酸、幾丁質(又稱:甲殼素、殼聚糖)、谷胱甘肽、乙酰膽堿、黃酮類物質、多種氨基酸(八種必需氨基酸)、多種維生素、硒、鍺等多種礦物質、多種有機酸、乳酸菌等。這些生理活性物質,呈有機態形式存在,極易被人體吸收利用,其中幾丁質(又稱:甲殼素、殼聚糖)的功能作有概括起來有“三調”、“三排”、“三抑”、“一降”的功能。其三調:免疫調節,而
是雙向調節。
三、 太歲水常飲治療癌癥:
1)抑制癌細胞,防止癌癥復發或擴散。 2)抑制癌細胞轉移。 3)抑制癌毒素。
四、 太歲水治療各種皮膚病:
因為太歲可以有效殺死皮膚病原菌,又可以提高皮膚的免疫力,讓皮膚進行自愈,將太歲水涂抹患處,經過30天的試驗所有皮膚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好轉,有些牛皮癬、蛇皮病、白顛峰經過30多天的試用,病情基本治愈,正在進一步鞏固中。
五、 太歲水飼養高檔魚、龜:
太歲水可以提高動物的免疫力使動力抗病防病,是飼養高檔魚龜的綠色水,并而太歲有非常好的凈水效果,能讓水長期保持清潔,太歲水中的PPQ可以吞食水中的有害細菌,使水中的的有害菌不能成活,大大減少魚得病的機率或根本就不再得病。我們專門做過試驗用兩組一樣的魚(有各別帶病的),分別放入太歲水和正常飼養魚的清水中飼養,太歲水中的魚的游動性明顯高于另一組,并三天后,清水中一組帶病的魚分別死去,太歲水中的魚都非常健康。60天后太歲水中無一條魚死亡,另一組魚只除兩條。
辨別方法有三種:(以白色肉太歲為對象介紹,因為只有這種泡的水能喝) 1.觀察和手捏,太歲肉有的含水分很多,有的少,含水少的質感結實有彈性,結實的白太歲肉質感和金針菇白色部分很像,不過金針菇熱水無法煮化。
2. 剪一小段買來的太歲肉用燒開的滾水沖泡,如果是少量真太歲會像冰塊一樣在熱水中快速溶解消失,如果是純凈的白色太歲肉會完全消失不留殘渣。假的太歲是不會融化的。
3.剪一小段用火燒,太歲肉無法點燃,燒起來無色無味也無濃煙,火燒的肉塊部分會變成像油脂一樣的液體滴下,并且這種液體冷卻也不會再凝固。如果是顏色很深含有大量雜質和重金屬的太歲肉燒后除了變成油脂樣的液體滴落外還會有少許碳渣。有的碳渣甚至能用磁鐵吸附。
4.現今市場上有人工以個別的菌類在模型里仿冒的假太歲,這種太歲有層次感,邊緣有很多像蛋糕發酵蒸熟后有的微小氣孔,而真正的太歲是沒有氣孔的。
一般冒充太歲的有3種。第一種,是橡膠類物質,常被用于仿冒肉太歲。這其實很容易檢驗,最次的假太歲,聞味道即可,如果味道難聞,有著一股刺鼻的橡膠味,那基本可以肯定是假太歲了,這種假太歲在吉林、山東、遼寧發現的較多;如果仿得稍好一些,點燃太歲,看它會不會燃燒,如果它能燃燒、冒黑煙,就是假的。有些里面加入了阻燃劑,不容易被點燃,我們可以通過繼續燃燒,如果在持續燃燒下的情況下,伴隨有一股橡膠味,那這個太歲就是假的。如果排除橡膠類物質,我們就考慮是不是以紅茶菌為代表的合成菌種充當太歲。鑒別紅茶菌的方法:一,紅茶菌泡出來的水有一股明顯的酸味,而太歲泡出來的水則無色無味(剛出土的太歲,會伴有一股淡淡的腥味,隨著泡水時間的增加會逐漸淡去),這是一個比較明顯的差別。二,紅茶菌有一層一層生長的特性,而真太歲組織結構緊密,這兩者有很大的不同。此兩點足夠區別是否是紅茶菌仿冒的太歲了。這種仿的假太歲比較猖獗,在全國多處地方均有分布,需注意提防。